(记者邹晨洁)。
高等院校如何成为乡村振兴战略重要的创新策源地全国人大代表、扬州大学校长焦新安在全国两会期间表示,高校应以持续深化校地合作为契机,在科学研究支撑、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提质等方面担当作为,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焦新安说,近年来我国校地合作不断加强,各地高校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一定成效。 然而,高校对乡村振兴的创新支撑作用和科教服务能力仍待提高,开展校地合作,有助于进一步将高校科技创新资源和管理服务能力重心下移,与地方和产业需求紧密契合,将应用科研转化为服务地方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实施科学研究支撑、技术创新攻关、能力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提质、成果推广转化、脱贫攻坚助力和国际合作提升七大行动。
学校与兴化市共建乡村振兴研究院,依托扬州大学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构建政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兴化市乡村振兴的高级智囊和科创引擎。 目前已启动兴化市高效农业发展规划村庄发展总体规划等个研究课题,扬州大学先后派出教授、博士团队余人次助力兴化市乡村振兴。 焦新安建议,国家还需加大对校地合作的指导,对校地合作项目给予政策支持,鼓励校地双方创新合作方式,及时总结和推广校地合作新模式,支持建设一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示范基地。
焦新安说,高校和地方在这些领域合作空间广阔,应找准发力点,努力使高校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科技创新平台、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基地和政策咨询研究的高端智库。 焦新安说,高校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 扬州大学近年来立足农科传统优势学科特色,深化校地合作,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出台了《扬州大学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成立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协同创新中心。